矿石元素分析仪覆盖从轻元素(如Al、Si)到重元素(如W、U),可检测稀土和痕量元素(如La、Ce);手持式设备通常精度为±0.1,检出限低至10-6级;实验室设备可达ppb级灵敏度;支持固体、液体、粉末、泥浆等多种形态,部分型号可穿透薄膜或涂层直接分析;防尘防水设计(如IP54等级),适应高温、潮湿等恶劣条件。
矿石元素分析仪的测定步骤:
1.样品准备:
-采集: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,能反映整个矿石的特性。避免选取表面风化、污染严重或存在明显缺陷的部分。对于大块矿石,需进行合理的破碎、缩分等处理,以获取均匀的样品。
-预处理:根据仪器要求和样品特性,可能需要对样品进行烘干、研磨、筛分等预处理操作,使样品达到合适的粒度和干燥程度,以便更好地进行分析。
2.仪器预热与校准:
-预热:在开机后,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,让仪器预热一定时间,使仪器各部件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。
-校准:使用标准物质或已知含量的样品对仪器进行校准,以确保仪器测量的准确性。校准过程可能包括能量校准、强度校准、元素校准等,具体步骤和方法因仪器型号而异。
3.测量操作:
-放置样品:将预处理好的样品放置在仪器的样品槽或测量窗口上,确保样品与仪器的接触良好,且样品量符合仪器的要求。
-启动测量:按照仪器的操作界面或操作流程,启动测量程序。仪器会自动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,并显示出各元素的含量或相关数据。
4.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:
-数据记录:将仪器显示的测量结果及时记录下来,包括各元素的含量、测量时间、样品编号等信息。
-结果分析: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,判断矿石中各元素的含量是否符合预期,是否存在异常情况等。如有必要,可进行多次测量或对比不同样品的测量结果,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